通知公告

推荐新闻

沛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中国联通沛县分公司签订拥军优..

第一次,清明节有亲人为他扫墓

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2024•..

双拥概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双拥概况
凝聚党心军心民心的伟大创举——创建双拥模范 城(县)活动30周年 回顾与思考 专题(六)
来源:中国双拥网  发布日期:2021/1/27  浏览次数: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活动,是弘扬双拥优良传统、做好双拥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双拥工作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的有效途径。这堪称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创造”,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已走过30个春秋,为实现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书写了壮美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走进新时代,总结传承创建活动的经验做法,研究探索适应新时代新使命的方式方法,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


红红火火的发展历程


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是创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模范城和模范县的简称,分全国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产生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和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亿万军民的一个伟大创举。


从群众实践到领袖题词。广大军民从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斗争中深切感受到,稳定比什么都重要,没有稳定什么事都干不成。而要保持国家政治稳定,就必须有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在党的领导下,只要亿万军民团结一心,无论遇到什么复杂情况,都能从容应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各地各部队都十分重视做好双拥工作,加强军政军民团结。1987年6月,民政部、总政治部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召开了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经验交流会,推广了佳木斯市开展智力双拥和创建“拥军城”的经验。会后,江苏省徐州市率先提出了“学习佳木斯·创建双拥城”的口号,推动了全市双拥工作的深入发展。1988年1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省军区决定,授予徐州市“双拥城”称号。全军部队与地方党委、政府适应军民思稳定、求团结的强烈愿望,借鉴佳木斯和徐州的经验,广泛开展了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邓小平同志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1990年12月7日亲笔题词“双拥模范城”“双拥模范县”,给全国军民以极大的鼓舞。1991年1月10日至16日,民政部和总政治部在福州市召开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会议,首批授予河北省保定市、辽宁省本溪市、吉林省通化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江苏省徐州市、福建省厦门市、山东省烟台市、广东省珠海市、陕西省宝鸡市和四川省江津县共10个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荣誉称号。创建活动由此拉开帷幕。


从“难得举城作一庆”到列入国家表彰项目体系。30年前,第一次命名表彰活动在榕城福州召开,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写下《军民情·七律》,真挚表达对人民、对军队的深厚感情。30年来,创建活动伴着“爱我人民爱我军”红遍全国各地每一个城(县),火遍大江南北座座军营。先后组织了11次命名表彰活动,获得命名表彰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从10个增至606个,创建活动不断丰富发展。命名表彰年度及数量如下:1991年(10个)、1992年(39个)、1993年(56个)、1994年(136个)、1997年(197个)、2000年(245个)、2004年(309个)、2008年(355个)、2012年(391个)、2016年(416个)、2020年(411个)。其中,北京市海淀区、上海市杨浦区、福建省福州市等50多个市(区)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根据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自1997年起增加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项目,使命名表彰工作更加系统、规范和完善。为防止表彰活动过多过滥,从2006 年起全国先后撤销各种评比达标表彰项目 14万余个,撤销率达 97.16%。在表彰项目锐减的背景下,全国双拥模范命名表彰被中央批准保留,列入常设项目。由此,各地各部队强烈感到,创建活动作为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重要载体,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各地争相拥有的一张“珍贵名片”,成为各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品牌战略”。


从拟制命名管理办法到颁发考评标准。为提高创建活动的规范性、科学性,1991年8月,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颁发《关于深入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的意见》。经过1992年和1993年命名实践,1993年11月,全国双拥办根据各地各部队的建议,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双拥模范城(县)命名管理办法》,标志着创建活动步入了法治化轨道。为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先后于2002、2006、2010、2015、2019年5次对《管理办法》进行修订。2010 年 3 月,首次制定《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考评标准》,并于2015、2019年2次进行修订。特别是2019年修订的《管理办法》和《考评标准》,围绕提升双拥工作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中的贡献率,强化了服务备战打仗、回应军民利益关切、推动形成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参与创建活动积极性4个导向,进一步增强了创建活动的时代感、实效性和操作性。


重大深远的政治意义 


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把双拥工作的优良传统与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结合起来,把广大军民参与双拥工作的政治热情焕发出来,把军地双方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对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部队战斗力提高、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政治意义。


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黏合剂”。“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军政军民团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人民战争的坚实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特优势。双拥工作是联系军地军民的桥梁纽带。1987年,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经验交流会在佳木斯市召开后,为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推动双拥工作创新发展,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开展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表彰活动,双拥工作由此进入全面创新发展阶段。创建活动就是在探索新时期双拥工作创新发展的产物,其创建历程就是开展双拥工作的过程,其创建成果则集中体现了双拥工作的效果,是双拥工作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军民踊跃参与,先后命名表彰606个全国双拥模范城(县),标志着“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战胜了前进中的各种风险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乘风破浪、稳步前行。


激发参与双拥工作热情的“催化剂”。各级高度重视创建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历次命名表彰大会、接见与会代表并作重要讲话,对创建活动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命名表彰,营造了争先创优的浓厚社会氛围,各地党政军民都把双拥模范城(县)看成一个地区双拥工作成效的综合反映,视为崇高的政治荣誉,自觉把创建活动作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自觉把创建活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许多党政军领导主动履行双拥工作职责,凡是双拥工作的大事,亲自过问;凡是双拥工作的重要活动,亲自参加;凡是军民关系遇到的重大问题,亲自出面协调处理,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创建活动的开展。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紧密结合业务工作实际,积极做好双拥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合力。广大军民以爱国拥军、拥政爱民为己任,积极投身双拥工作之中。可以说,30年来,双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能够形成军地领导重视、行业部门合力、广大军民积极参与的生动局面,与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活动有着密切联系。


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助力器”。富国和强军,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两大基石。创建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激发军地双方互相支持、互办实事的热情,使军地在资源、技术、人才、政策、机制等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推动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目标的实现,推动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心任务的完成。部队发挥装备、人员、技术优势,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在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突击队作用,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目标的实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继承发扬爱国拥军优良传统,积极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倾力帮助部队改善战备训练和工作生活条件,用心用情解决官兵“后路、后院、后代”问题,助推强军目标的实现。


弥足珍贵的经验启示


创建活动经过30年的探索实践,理论不断完善、内容不断拓展、形式不断创新、机制不断健全,形成和积累了许多可借鉴可复制的宝贵经验,对未来开展创建活动和其他工作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


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确保创建活动正确方向。创建活动作为双拥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30年来,广大军民从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到认真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做好双拥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从坚定不移地贯彻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思想,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都集中体现了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创建活动中的指导地位。实践证明,只要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创建活动就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建活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重要指示,确保创建活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创建活动的保障作用。双拥工作历来是为党、国家和军队中心任务服务的,战争年代拥军支前、保障打赢,和平时期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履行使命任务服务。创建活动作为双拥工作的重要形式,始终围绕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展开。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军地携手深入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军民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力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党的十四大提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后,军地双方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加大相互支持与合作力度。党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军地双方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个战场、两条战线上密切配合、齐头并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事实说明,创建活动不能为创建而创建,不能与党的中心任务对立或脱节,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建活动才能焕发生命力,才能有所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正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需要双拥工作给予有力配合和支持。”这些重要指示要求,为新时代开展创建活动提供了根本遵循。各地各部队要坚持服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聚焦能打胜仗服务部队战斗力提升,围绕改革发展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创建活动创新发展。


坚持党政军民广泛参与,凝聚创建活动的整体合力。创建活动作为双拥工作的有效载体,是一项群众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既需要各级党政军领导机关发挥主导作用,也需要广大军民积极主动参与。30年来,党政军各级领导机关对创建活动高度重视,自觉把创建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和任期目标。各部门、各行业密切配合,自觉把创建活动纳入业务考核范围,与业务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各地各部队深入开展“双拥在基层”活动,亿万军民自觉把创建活动作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积极支持双拥、参与双拥。目前,全国建成63万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各类拥军协会、基金会等拥军社会组织10万多个,3万多个街道(社区)、30多万家企事业单位与基层部队结对共建,5万多支部队学雷锋小组、便民服务队活跃在城乡一线,拓展了创建活动的新领域和群众基础。实践表明,人民群众是开展创建活动的力量源泉。要通过教育引导和制度引领,使广大军民从“要我参与”向“我要参与”转变,营造创建活动的浓厚社会氛围。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增强创建活动的生机活力。任何事物都是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的。30年来,创建活动伴随改革开放步伐,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提升。机制不断完善,《管理办法》《考评标准》从无到有,并紧贴形势任务进行多次修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依据两个文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各地普遍建立党委议军会议、军地联席会议、军政座谈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双拥专题会商会议等制度,完善了运行的制度机制。内容不断丰富,部队从关爱孤寡老人、捐资助学、重大工程建设,到重大活动安保、抢险救灾、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地方从重大节日走访慰问、科技拥军、文化拥军,到向支持部队能打胜仗上聚焦用力。如山东青岛市积极配合现代化大型军港建设,唱响了“最好的港湾腾出来作军港,最佳的地块拿出来建军营,最先进的科技奉献练兵场,最细心的保障天天在路上”的新时代拥军赞歌。方式不断创新,从联谊互访到建立拥军支前协调机制,从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到利用“报、网、端、微、屏”等资源深化国防教育,从“双支”“双服务”“双奉献”到爱心献功臣、关爱退役军人,各地各部队创造了许多富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点的群众性双拥形式。创建活动的实践启示我们,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增强创建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新时代赋予创建活动许多新内涵新任务,各地各部队要结合时代任务和地域特色,推动创建活动在继承中创新发展。


坚持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提升创建活动科学化水平。创建活动涉及军队和地方、关联经济和国防、牵动领导和群众,建立协调顺畅的运行机制至关重要。30年来,各级把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支撑来抓。完善组织领导机制。1991年6月,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中央军委成立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和协调全国的双拥工作,并专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日常事务,实行军地合署办公。随后,各地相继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机构,全国超过半数省(市)书记、省(市)长亲自担任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有效地发挥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作用。完善创建命名管理机制。以提高命名管理质量为核心,多次修订《管理办法》《考评标准》,进一步完善命名管理机制,提高了考评命名的操作性、科学性。如实行能上能下、动态管理,对命名后工作出现问题的,采取发函督导、现地核查或约谈等方式督促整改,整改不力的,撤销称号,并明确对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实行荣誉取消机制,避免“重评时、轻平时”;实行荣誉周期制度,克服“一评定终身”的现象;实行“一票否决制”,对未专设双拥工作机构、命名前出现重大问题等情况的,取消申报和推荐资格,进一步提高了创建活动的规范化水平,减少人为因素。完善动力激励机制。新修订的《管理办法》《考评标准》,明确可对被命名表彰的双拥模范城(县)、单位和个人及在创建活动中作出重要贡献人员进行奖励;明确把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双拥工作领导机构负责人且担当有为、服务备战打仗有力等作为加分项目,充分调动各个层面做好双拥工作的积极性。经过30年的探索实践,创建活动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运行机制。但机制是动态的、变化的,需要根据社会变革和创建活动实践的需要,不断健全完善。


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再续辉煌。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会点上,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凝聚党心军心民心,抢抓历史机遇,推动创建活动创新发展,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Copyright ©2016-2023 徐州市民政局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16886号 电话:0516-83686561
地址:徐州市新城区汉风路1号行政中心西区综合楼F区6楼 邮编:2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