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奶娘”
“桃花来你就红,杏花来你就香,望见太行就想起娘……树高千丈根往下长,天下的娃娃谁不想娘,魂里梦里念的是你呀,我的娘亲在太行。”
这是一首名为《太行娘亲》的民歌,唱的是太行山上一群既普通又不平凡的妇女:战火纷飞的年代,她们用甘甜的乳汁、无私的母爱,甚至是生命呵护着八路军将士的后代,她们名叫“太行奶娘”。
左权县,地处太行山主峰西侧,据险扼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一二九师司令部、野战政治部等150多个党政军学商机关进驻此地,成为整个华北抗战的指挥中心,吸引了大量热血青年从全国各地汇聚于此投身抗日,而他们的子女在炮火连天中也只能寄养在当地老百姓家中。
在敌我犬牙交错、随时面临日寇“三光”政策扫荡的环境中,哺育八路军的后代实际上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刘伯承女儿刘解先寄养在奶娘王改云家中。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山区进行又一次大扫荡,王改云带着刘解先和一家老小跟随逃难的人流到村东的山洞里躲藏。突然,从村里传来密集的枪声,来不及躲的百姓被当场射杀,小解先此时也被吓得“哇哇”大哭起来。王改云一边捂紧孩子的嘴一边哄,急得满头大汗还是哄不住小解先。如果被鬼子发现,洞里人谁也活不了。为了不连累乡亲,王改云抱着孩子走出山洞,一边跑一边把乳头塞进小解先的嘴里,拼命奔向另一处藏身地,日本兵最终没有搜到她们藏身的地方。
这只是太行奶娘保护八路军乳儿的一例。还有的奶娘把乳头从自己亲骨肉嘴里拔出来,送到八路军孩子嘴里;有的在颗粒无收的大灾荒中宁可让自己孩子饿着,也把仅有的玉米糊糊喂给八路军的后代吃。这些淳朴、善良的农家妇女把八路军后代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命还要珍贵,全身心地保护八路军后代。她们想的是八路军是替老百姓打鬼子的,把八路军的儿女哺育好就是她们能够为抗日作的贡献。
太行奶娘到底有多少,已成了一个无法考证的数据,但根据太行山区左权县、武乡县、黎城县等地相关部门调查,太行奶娘几乎村村都有。太行奶娘们为八路军哺育后代,不是为了回报。自己亲自奶过几天、几个月,带过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奶儿,却不知道是谁的孩子、哪里人、叫什么名字。抗战胜利后,也未见过自己的奶儿,不少奶娘带着对奶儿的无限思念和牵挂离世。
太行奶娘的形象,在中国军民心目中犹如巍巍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