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推荐新闻

沛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中国联通沛县分公司签订拥军优..

第一次,清明节有亲人为他扫墓

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2024•..

先进典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先进典型
【双拥模范城】徐州市云龙区:扛起光荣使命 筑牢双拥基石奏响新时代双拥赞歌“最强音”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2/9/14  浏览次数:

云龙区是徐州市的主城区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总面积118平方公里,人口47万。下辖9个街道办事处,86个社区,是徐州市主城区驻军最多的行政区,驻扎14个团级以上部队,其中旅级单位6个,全区共有重点优抚对象1001人。

近年来,云龙区党委、政府和辖区部队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1356”发展战略,统筹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构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军地携手谱写了一曲曲饱含鱼水深情的和谐新乐章。

建强组织体系,把稳新时代双拥工作“方向盘”

“军人为国戍边、我们为军人看家护院。双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群众性的政治工作,抓双拥工作就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区委书记朱明泉多次就抓好双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带着这样的认识,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了突出位置;带着这样的感情,双拥工作被写进了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做到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带着这样的责任,双拥工作列入了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和目标考核范畴,形成“上下贯通、军地协同、权责明确、全面覆盖” 的工作格局。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云龙人在真抓实干中,探索构建起四项机制:坚强的领导机制、科学的工作机制、灵活的宣传机制、经常的活动机制。区财政每年列支双拥工作专项经费,重点开展走访慰问部队和优抚对象,并建立落实自然增长机制,确保双拥经费逐步增长,为全区双拥工作提供坚强资金保障。着力健全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配齐配强三级工作力量,区、街、社区专兼职双拥工作人员196人;投入经费30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9个街道、84个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以昆仑社区为试点创立具有云龙特色的“戎融”服务、探索第七级服务站建设等先进做法,得到退役军人事务部领导的高度赞扬。特别是去年在全区财政支出大幅压减情况下,增加武装经费、培训经费、专项经费575万元,另投入400余万元配备基层武装“三室一库”装备器材,有力提升基层国防建设整体水平,为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赓续优良传统,打好新时代服务保障“组合拳”

双拥品牌是一面旗帜,也是一道风景,从2011年3月,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时任全国双拥办原主任孙绍骋为“铜山路双拥模范街”揭牌,到2018年11月全国双拥办为全国双拥示范社区“王杰社区”揭牌。从2020年潘塘街道潘塘社区荣获“全省优秀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称号,到2021年精心打造了和平路“双拥模范街”、15个标准化双拥示范社区、双拥主题公园、秋水湾红色双拥主题教育基地。云龙区全力打造以铜山路、和平路拥军模范街为主导区,以街道、社区、行业等各类载体为支撑的红色精神新时代名片,引领全区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两不怕”精神,其中王杰派出所被评为江苏省第二批双拥示范基地。双拥内涵延伸到全区的每个角落,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把军人当亲人,为部队办实事。”在云龙大地已形成共识。无论是车站、旅游景点还是医院,到处都挂着的“军人优先”、“军人窗口”的牌子,在城区主次干道两旁安装的800余处永久性双拥宣传牌、双拥标语,温暖着广大官兵的心。云龙区倾力解决部队官兵的“三后”问题,四年来共安置39名军转干部、13名随军随调家属、94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全部按照政策安置到位,安置率和满意度均达到100%。其中2019年度起我区创新转业干部安置方式,按照“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安置模式,合理配置人才资源,获得普遍赞誉。四年来共接收退役士兵486名,对435名退役士兵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与英才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创新定制开发“云龙区退役军人就业平台”,建设“人才库”“就业超市”,组织退役军人及随军未就业家属专场招聘会12场以上,累计发放经济补助、创业奖励3125万元,发放随军未就业家属生活补助880余万元。在义务教育方面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向官兵子女倾斜,先后安排560多名军人子女进入云龙区优质学校就读。

创新工作举措,绘就新时代双拥工作“作战图”

拳拳赤子心,殷殷拥军情。云龙区每逢传统佳节和八一建军节等重要时机,对生活困难的老复员军人、烈属等优抚对象进行走访慰问,四年来共组织走访慰问9400余人次,发放慰问金2347万元。建立优待抚恤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累计发放各类优抚对象补助金5300余万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和立功人员奖励金约2078万元;每年走访慰问困难退役军人、边海防官兵家庭220人次左右,累计投入困难帮扶及走访慰问经费50余万元。下大力排解急难愁困,建立“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发放联系服务卡,主动“上门服务”,坚持把做个别退役军人疏导工作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建立“困难退役军人帮扶基金”,筹集各方资金70余万元,已为238名困难退役军人送去纾困资金22万余元。

强化双拥宣教“云龙”品牌建设,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打造集党史学习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双拥工作培训为一体的双拥红色教育基地。培育了“少年军校前程似锦”的徐师一附小、“用新时期的王杰精神,谱写拥军新篇章”的王杰小学等多所少年军校。推进思想引领,树立正确导向。开展“最美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评比、退役军人党员“微党课”巡回授课等特色活动。精心组织“军事日”“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区四套班子带头走进军营,学习国防知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关注国防、关心部队、关爱军人。成立退役老兵巡回宣讲团,邀请参加过抗美援朝、中印战争的老战士,赴我区各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中小学校讲红色革命故事,常态化开展爱国主义国防教育。

军民勠力同心,奏响新时代协同发展“交响曲”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在新思想的引领下,在蓬勃发展的云龙大地上,一大批单位、个人用自己的爱心构筑起了一座座民拥军的丰碑,而驻军部队、军人们,也用自己的热血书写了一段段军爱民的动人篇章。

云龙区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双拥无小事,双拥无私事”的观念,将双拥的时代内涵向基层延伸,向社会拓展,创新形成地方党委政府和军队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双轮驱动”的双拥工作新局面。涌现出了“我用一生来拥军”的陈永军,“新时代拥军急先锋”孙峰等一大批双拥模范,也培育了“少年军校前程似锦”的徐师一附小、“同筑钢铁长城、共建和谐社会”的云龙区法院等双拥典型。辖区内邮储银行、中影国际、徐州退役军人企业家联合会等企业和非公组织与辖区7名烈士遗属结对子,开展了就业帮扶、权益维护、优抚救助等多方位全覆盖的服务。辖区高校每年为部队提供大量高素质兵员;徐州工程学院创新开展智力拥军新模式,送学上门,送考上门,圆官兵们的大学梦;江苏师范大学成立退役军人事务研究中心为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理论和实践工作献智献策,已获批为部属退役军人事务研究基地。

云龙区不断加强军地联动,区四套班子领导与驻区部队建立工作会商机制,不断加强和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合力解决了构件厂、新城花都征迁涉及军事用地问题,推进部队训练基地老龙潭土地置换等工作,共同推进城东大道建设、淮海路东延项目中军事用地征迁工作。特别是在大郭庄、翠屏山等片区征迁中,驻军部队积极配合支持,有力推动了全区500万平方米、9206户、3万余人的征收搬迁工作。抗击“新冠”疫情期间,辖区部队主动联系,积极配合,驻军某部为抗疫一线提供军用帐篷、防护服、棉被等2000余套抗疫物资支持,某集团军医院派出医护人员参加一线值守,以军民联合的实际举措,有力支持保障了全区疫情防控,充分彰显了军政军民团结的伟力。

翠意巍巍,云龙山巅,见证着一段段感人的双拥故事;

碧澜悠悠,云龙湖畔,回荡起一曲曲军民鱼水新颂歌。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云龙双拥工作正在以其波澜壮阔的气势不断掀起新浪潮,展现新魅力,持续发力奏响新时代双拥赞歌“最强音”。

Copyright ©2016-2023 徐州市民政局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16886号 电话:0516-83686561
地址:徐州市新城区汉风路1号行政中心西区综合楼F区6楼 邮编:2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