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推荐新闻

沛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中国联通沛县分公司签订拥军优..

第一次,清明节有亲人为他扫墓

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2024•..

拥政爱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拥政爱民
我们的寻找
来源:徐州日报  发布日期:2024/4/1  浏览次数:

王爱芹

少时的记忆,是一生的记忆。我少年时清明祭扫的记忆,是与一位无名烈士联系在一起的。

那是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村南那座山头上有一座无名烈士的墓碑。

年年清明,老师都会带着我们到那座无名烈士墓碑前排排站,给我们讲英雄的事迹。我们虔诚地将手中用白纸折叠的小花放在墓前,再深深鞠了一躬。山风吹得白花舞动,小小的心里不由思索:他究竟叫啥名字,亲人在何处?清明时节雨纷纷,他的家人该多么想念他啊?

长大后,我知道,这样的无名烈士墓碑,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这些英雄的墓碑,长年固守在山林里,天风浩荡,雨落有声,在时光里慢慢渲染着一种光芒。

烈士,拢着国人内心深处最崇高的敬仰,而对那些无名烈士或者亲人找不到的烈士,我们在深深地敬仰之外,还有遗憾,有愧疚。我没想到,有一天我会走进一座革命烈士纪念园,走进为烈士寻找亲人的行列。

响山革命烈士纪念园,对于今天大部分徐州人来说,可能是一处陌生的地方。它位于响山之南,在繁华都市之中,肃穆、安静地伫立着,默默守护着徐州这座红色之城、英雄之城。这里长眠着257名烈士,他们大多是在淮海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中负伤,在当时的华东野战医院救治,因伤重而牺牲,便就地安葬立碑纪念。一一数来,有50座墓碑的刻名处是空白。眼前的情景和我年少时的记忆重合在一处,痛楚瞬间袭上心头。

此时,面对他们,我无法视而不见。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因年代久远、烈士原始资料遗失、覆盖地域广、行政区域及管理体制变动等诸多原因,纪念园里还有很多烈士没有亲人前来祭扫,他们的亲人还不知烈士确切的安葬地。

我用手细细抚摸着一块块墓碑,它们是由一块块青石雕刻而成,坦然于长天大地之间。

英魂长存,我们不应该让烈士留下遗憾。

跨越千山万水,跨过时空距离,在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徐州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推动下,一场为烈士寻亲的活动,就这样开始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志愿者,穿过历史的云烟,我们在现有的人名和史料的只言片语中,去寻根究底,大海捞针。路的那头是一家家烈士家属的望眼欲穿执着等待。这条路的开端有点窄,有些长,但终于,它会成为一条意义深远的大道。

因为只有寻找,我们才会穿越时空隧道,找到大量真实细节,与英雄对话,真切感受到英雄的伟大,感受到英雄对信仰的坚守;只有寻找,我们才会感受到一个个家族对于寻找亲人的坚持;只有寻找,只有走在路上,才能让所有的选择、探寻、想象都生机勃勃;只有寻找,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才会传承赓续,源远流长。

2023年5月23日10时,在响山革命烈士纪念园陈文模烈士墓前,74岁的陈南进从包里取出从老家千里迢迢带来的、亲手包的“小脚粽”,颤抖着放在墓碑上,放声大哭:“叔叔,我们寻了整整70年,终于找到你啦。”这带着烈士父母生前牵挂与嘱托的粽子,带着亲人找寻与思念的粽子,带着家乡记忆与温度的粽子,与烈士隔着时空触碰在一起。

“70年了,我们三代人的心愿终于了了。”陈南进多年的心愿此刻终于圆满。

1945年5月,17岁的陈文模身着新四军戎装,意气风发,向父母行了一个军礼,接过母亲和姑妈亲手包的“小脚粽”,转身踏上从军路。自此,关于陈文模的记忆,永远定格在陈家人的老照片与书信中。灯火如豆,那段时间,全家人最快乐的事就是围在一起,一遍遍读着陈文模寄来的书信。在那张他随信寄来的照片上,一个女孩身着军装,英姿飒爽的模样让家人欣喜不已。也许用不了多久,儿子就会结婚,然后生子。老母亲幸福地憧憬着。

渡江战役打响,陈文模的母亲天天站在长江边,希望能看见儿子随着部队南进的身影。这时正好陈文模的嫂子生下了大儿子,全家人为他取名“南进”。但一家人终究没能等来那个熟悉的身影。

1952年年底,一纸病故革命军人证明书送到了陈文模老家——海门县(现为南通海门区)余东镇,陈家人抱头痛哭。他的母亲心痛地在地上打滚,尘满衣,泪满襟。

每到端午,粽叶飘香,陈南进总听到奶奶边包粽子边对父亲念叨:“你二弟在家时最喜欢吃小脚粽,要裹得紧一点,才能放得久一点。”她把对二儿子的思念和泪水全包到了粽子里。满脸泪水的奶奶还不忘千叮万嘱:“你们一定要找到二子葬在哪儿啊,记着把这粽子带过去啊。”思念已成疾,潜伏在身体的每个细胞里久治难愈。

为了完成母亲的嘱托,陈南进的父亲一路向北,从原华东野战医院处打听到二弟可能在徐州,几次来徐,几次无果,成为了他一生的憾事。

“1976年奶奶去世,她叮嘱我们一定要找到二伯的墓地。”陈南进的堂弟陈黎明几度哽咽。老人的嘱托又扛在了陈文模侄子们的肩头。70年来,陈家两代十几口人在徐州等地辗转,始终没能找到陈文模的墓地,但全家人依然不愿放弃。

凭着陈文模烈士资料里留下的家乡地址,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寻亲志愿者多次与南通市海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系,还同步通过抖音《寻找陈文模烈士后人》进行广泛转发。线上线下,天南海北,只为那一个名字。

“陈文模烈士是我的堂叔,生前是南音村人。”网友“老兵陈”在网格群看到这条抖音后,兴奋地回复。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网格群都沸腾起来,陈家圆了梦想,南音村也圆了梦想,那是一个家族的精神支撑,也是一个乡村的精神家园。

李孟、周成德、綦世勤、李从勋、贾明亮……一个个烈士通过寻亲活动找到了亲人,烈士终于“回家”。这是一场双向奔赴。在一次次的寻找过程中,我们的脚步愈加坚定,我们的目光深入苍原苍生。英雄史诗变成文字存之于世,英雄精神变成血液融之于心。

此时的响山满眼绿意,泛着沁人的芳香。山下车流滔滔。再次站在响山革命烈士纪念园,站在烈士长眠的墓地边上,我的心无比沉静。

寻亲的脚步还在继续。

Copyright ©2016-2023 徐州市民政局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16886号 电话:0516-83686561
地址:徐州市新城区汉风路1号行政中心西区综合楼F区6楼 邮编:2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