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瑾)每年的清明节前夕,徐州博物馆都会组织工作人员到云龙山上的邓永清彰功碑前祭扫,以缅怀这位为徐州文保作出突出贡献的功臣。日前,记者从徐州市普查办获悉,正在开展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邓永清彰功碑被列入“四普”新发现。
邓永清彰功碑位于云龙山西坡,由石栏围绕,栏周茂林修竹,清雅静谧。在1999年5月徐州市政府所立大理石碑的背面碑文记载:
邓永清(1920-1998),江苏省铜山县人,原国家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先生1938年参加抗日战争。数十年来,为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先生精鉴赏、富收藏,公务之暇,以一己之力,集明清书画二百余件,其藏品既有明清书画大家、明末遗民书画家和清代“扬州画派”的珍品,又有“冷名头”书画家的佳作,为祖国收藏保存了一批珍贵文化遗产。1993年10月,先生将凝聚毕生心血的藏品全部捐赠家乡。徐州市人民政府为此在徐州博物馆设“邓永清收藏书画馆”,以永久收藏陈列,并颁发奖金一百万元。先生当即又将奖金悉数捐赠铜山县人民政府,倡议设立“老战士教育基金会”,以资助家乡发展教育事业。江苏省人民政府特授“重教明星”称号,以褒扬先生的高风亮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先生对家乡人民的拳拳之心,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称颂。赞曰:“壮哉邓公,矢志革命;节俸集珍,高官雅行,终献桑梓,两袖清风。”
位于徐州博物馆主陈列楼一楼的邓永清收藏书画馆,是人们走进博物馆所看到的重要展厅,每年都有百万人次的参观者从这里进进出出,从珍贵文物中获得文化的滋养。
徐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陈钊回忆:“1989年,第二届彭城文化节期间,邓老收藏的书画珍品在博物馆展出,观众摩肩接踵。邓老当时就表示他这些书画藏品最后的归宿是捐给家乡。”
1993年10月,邓永清收藏书画捐赠仪式暨展览开幕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陈钊介绍:“在邓老捐赠的藏画中,经鉴定,仅国家一级文物就有5件,包括明朱耷《墨梅图册》、清金农《纸本金画梅花图轴》、清高凤瀚《祝捷诗轴》、清黄慎《伯乐相马图轴》、清袁耀《设色山水》,二级文物23件,三级文物76件。”
文物是人类创造的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彰功碑,也称为功德碑,是一种用来纪念和表彰个人或团体在社会、国家或民族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石碑。据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认定标准,邓永清彰功碑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具有标志意义和典型意义。
“又是一年清明时,每年我们博物馆人的重要一课,就是到邓永清彰功碑祭扫,缅怀和学习这位前辈。”3月31日上午,徐州博物馆工作人员来到邓永清彰功碑前,清扫碑台,擦拭碑身,敬献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