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推荐新闻

冯锰:使出“针功夫”妙手祛病痛

做国防教育的“播种人”

『自家人』朱辉:老兵服务老兵 贴心解难题办实事

先进典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先进典型
用奉献谱写“增值”人生
来源:徐州日报  发布日期:2025/1/2  浏览次数:

本报记者 何相潭

近期,记者来到鼓楼区曙光公益服务中心,和鼓楼区曙光公益服务中心主任杨德金聊起了他的公益之路。

杨德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对军营生活充满了向往。1996年,18岁的杨德金如愿穿上军装。“农村孩子没有别的优势,就是能吃苦。”进入新兵连起,杨德金就将吃苦耐劳的品质发挥到极致,从内务整理到军事训练,把每次考核都当作锻炼机会的他,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凭着这股不服输、不怕苦的精神,杨德金在部队期间荣立三等功一次,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新兵班长,连续三年当选优秀士兵。

1999年退伍以后,杨德金开始主动参与社会上的一些公益活动。汶川发生地震,他捐助了一千多元。“那是我一个月的工资,家里还有2个孩子,瞒着家里人捐的。”杨德金表示,一开始家里人并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当他们发现他做的实事好事,件件贴近老百姓,桩桩为了老百姓,并得到了群众的称赞,也就渐渐支持他了。

谈及为何要致力于公益事业,杨德金聊起了他在当兵时参加松花江抗洪抢险救灾的经历:“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作为一名军人,就应该第一时间冲上去。”一次次救出受灾群众的过程让杨德金明白了军人的使命和担当。

杨德金告诉记者,从那以后,他心里也有了一个疑惑:“如果退伍了,我还能有机会冲在前面吗?能不能参加一个实施专业救援的组织去挽救更多的生命?”

2017年5月,杨德金接触并参加了“蓝天救援队”这个公益组织,他告诉记者“突然有种找到了家的感觉”。随即,他从水域救援、地震救援、抗洪抢险、山林搜救等多个领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参加各种现场专业教学。

2020年,作为徐州市蓝天救援队队员的杨德金接到铜沛派出所电话,“故黄河庆云桥以西300米水域有疑似人员落水请求蓝天救援队支援”。接到任务后,杨德金迅速驱车前往,在赶到事发地点后,他对现场快速评估,熟练地将落水人员成功救上岸。

“虽然军装上没有了肩章和领花,但是军装的温度和那份无形的约束始终都在,永远不能忘记我曾经是一个兵。”杨德金表示。

2022年10月,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杨德金在鼓楼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指导帮助下,发起并成立了“徐州市鼓楼区曙光公益服务中心”,同时开展社会弱势群体帮扶工作。

“到现在我仍然忘不了那一次去探望的那名空巢老人。”杨德金说,老人退休多年,唯一的孩子又在东北工作,有一次因为家里电线老化差点着火,杨德金发现这个安全隐患后,就和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一起把老人家中的电线全部都更换了一遍。

“老人每次见到我们都很激动,说我们比她闺女还亲。”与老人的接触,让杨德金触动非常大,他意识到老人内心很孤独,渴望有人去关心他们,要时常去探望他们。

于是,在鼓楼区民政局的指导下,杨德金主动承担起辖区内8个困难家庭的爱心帮扶。从节日送温暖到平时家庭小事,从水电改造到送医陪护,他把实实在在的事做到位,其间所有帮扶费用也都由他个人出资。

杨德金介绍,服务中心还设立了退役军人帮扶办公室,帮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自成立以来,已为16名退役军人解决就业问题。

“未来,我将通过各种志愿活动,带动更多爱心人士关注公益、支持公益、参与公益,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杨德金表示。

Copyright ©2016-2023 徐州市民政局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02801号-2 电话:0516-83686561
地址:徐州市新城区汉风路1号行政中心西区综合楼F区6楼 邮编:221018